A Cannes Lions 2025 guide for ROI-hungry APAC marketers
R3联合创始人兼MediaSense亚太区总裁Shufen Goh表示:“对亚太市场的营销人而言,Cannes Lions真正的收获,不是把奖杯带回家,而是把真正能在本地市场产生穿透力的创意带回来。”
每年六月,全球创意产业齐聚戛纳国际创意节(Cannes Lions)——这个节日既是对营销创意的庆典,也是指引行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。
然而,对于身处亚太地区、远程关注这一盛会的营销人来说,戛纳往往显得遥远。预算限制、时差障碍、以及有限的线下代表参与,意味着许多地区营销人只能通过新闻头条、精彩片段和会后总结来“观看”这一节日。
更重要的是,对于专注本地市场的营销人而言,是否参与戛纳还涉及“相关性”的问题。在亚太,创意与商业效果之间的张力尤为突出。品牌的长期建设常常被短期销售目标所压制。
“太远、太炫”成为许多亚太地区营销人未能出现在Croisette海滨大道或Palais主会场的原因。
但问题在于:一个强调大胆创意和高预算的大型节日,究竟能为亚太营销人带来什么实质价值?

让创意落地本土,才是真正的价值
对亚太营销人而言,Cannes Lions 的真正价值,在于理解如何通过创意实效、影响力验证以及真实世界的成果推动营销表现。更在于,它能激发我们去尝试全新的可能。亚太地区的营销人无需照搬戛纳的创意案例——真正重要的是,它是否激发了我们突破惯性、超越现状的勇气。
在铺天盖地、形式浮夸的作品中辨别出真正原创且有实效的创意,是一种需要不断打磨的能力。像所有工艺一样,这种能力源于“1万小时定律”的持续投入。而那些在Croisette海滨大道上诞生的大创意,如果能结合本地洞察与品牌野心被重新想象、在地演绎,依然能够在亚太市场创造巨大影响。
要做到这一点,营销人需要:
- 成为文化翻译者,而不仅是做笔记的人。别只是欣赏作品,要问它为何奏效?又如何本地化改编,才能触达你所在市场的价值观、行为逻辑与文化细节?
- 用区域视角去挑战你看到的内容。思考:这个创意在印尼可行吗?泰国消费者在意吗?菲律宾受众会被打动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要加什么元素才能引发共鸣?
- 不要追逐风潮,要推动变革。Cannes可以是一个趋势体温计,但别被热度迷惑。寻找那些能够改变你品牌沟通方式或区域连接方式的创意,这才是值得追的方向。
今年值得关注的三件事:
- 以文化为先的创意与媒体交汇点
- 零售媒体将展开魅力攻势
- 以增强技术推动超个性化体验
今年的国际创意节,亚太地区的营销人员应将注意力聚焦于哪些方向?点击阅读Shufen的完整文章:https://lnkd.in/g4q2QwCV